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扬州兼有南秀北雄的特点,烟花三月的瘦西湖更是美轮美奂。 |
B.目前,利比亚可谓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战后重建任务极其艰巨。 |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
D.《四世同堂》再上荧屏,也再现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食品安全,关系着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 |
B.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培养和发扬。 |
C.了解和熟悉过去与现在的襄阳,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未来的襄阳。 |
D.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袁春强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毛主席说话,令节目增色不少,孙晓彤主持精彩机灵,晶晶主持沉稳,同时还奉献了专业水准的孔雀舞。 |
B.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栩栩如生,“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准则,尽管它仅为只言片语,却有着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
D.改革开放的成果令人瞩目,许多来过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
对下列统计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某省的一份调查显示: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学生和市民各占68.71%和59.52%,无所谓的各占6.96%和22.62%。礼仪教育的承担者认为应该是家庭的,学生和市民分别是20.23%和22.6%,认为是学校的,学生和市民分别是9.83%和15.68%,认为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学生和市民分别为63.3%和58.33%。
A.学生和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 |
B.学生与市民中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
C.学生与市民中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其中,学校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 |
D.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
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学习中________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________不要轻言放弃。________大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题________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
A.即使 也 只要 就 | B.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
C.即使 也 无论 都 | D.只有 才 如果 就 |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A.具:同“俱”,全,都 | B.要:通“邀”,邀请 |
C.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 D.焉:“于之”,从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