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宋末诗人艾可叔曾写道“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这反映了

A.宋代制瓷的高超技巧 B.宋代丝织业的发展
C.宋代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D.宋代冶炼技术的进步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中后期,新航路的开辟与当时中国有关的的是
①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中国
②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③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④是当时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
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D.工艺粗糙,效率低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