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材料指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破除封建束缚 | B.女子入学,普及近代教育 |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诗句,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雄奇壮观,英武豪放 | B.柔美清婉,愁苦悲凉 |
C.凝重沉郁,忧国忧民 | D.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
如果为王羲之故居撰写导游词,可能会提到的信息有
①“书圣”②《兰亭序》③东晋④“画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欣赏到:
A.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 | B.京剧《空城计》 |
C.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图 | D.小说《封神演义》 |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 B.否定基督教 |
C.宣扬《圣经》精神 | D.否定教皇地位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