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 A.缓和各种思想的矛盾 | 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
|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
| C.计划经济的盛行 |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单位:元),图中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
| C.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③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④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八字方针”的实施 | B.文革的破坏 |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 D.自然灾害的发生 |
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 B.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
| C.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
| 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