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
|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
|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
|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到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这部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原则
④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