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
“上海——吴淞”铁路在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 B.以鸦片换取丝茶 |
C.以白银换取丝茶 | D.以白银换取棉布 |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 B.尊崇道统 | C.心外无理 | D.经世致用 |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
A.朱熹 | B.李贽 | C.陆九渊 | D.黄宗羲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