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 C.铁路变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
|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
|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
下图是新旧“二十四孝”的部分内容。新旧“二十四孝”内容的对比,说明()
①立足民族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 不同时代对“孝”文化理解不同
③ 对“孝”文化既要传承叉要发展
④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A.①③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
| 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
|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
| 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
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下列各
项历史事件中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
| B.欧共体成立 |
| C.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 |
| D.北约空袭南联盟 |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国民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