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
|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
|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注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7℃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
C.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 mg·h-1
分泌蛋白在内质网腔折叠、初加工后,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组装,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为( )
| A.4 | B.2 | C.1 | D.0 |
CO2从外界进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完成光合作用,然后又通过需氧呼吸被分解成CO2离开该细胞,共穿过多少层生物膜( )
| A.6层 | B.8层 | C.10层 | D.12层 |
如图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SH+—SH→—S—S—+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成该蛋白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 |
| B.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碱基数不超过6n |
| C.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氧原子 |
| D.该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增加了(2n-4)个氢原子 |
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测得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 646,则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肽链数以及至少游离的氨基数分别为( )
| A.51、1、51 | B.51、2、2 |
| C.51、2、51 | D.4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