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杆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杆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
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
D.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下图为荣昌猪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I、II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乙是卵细胞,则图甲是次级卵母细胞 |
B.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
C.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 |
D.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B.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D.动物细胞中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
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 |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下列垂体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存在的是
A.CO2:线粒体基质产生![]() ![]() ![]() |
B.RNA聚合酶(核内酶):核糖体![]() ![]() |
C.葡萄糖:细胞外![]() ![]() ![]() |
D.生长激素:核糖体![]() ![]() ![]() ![]() |
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
B.图1中甲鱼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消耗、被乙鱼取食和被分解者利用 |
C.图2中d点绿色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大于0 |
D.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属于图2中Q曲线代表的群落演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