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3叫腺嘌呤,那4的名称叫 。
(2)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
A、1和2 B、2和3 C、3和4 D、5和6
(3)DNA复制所需的条件包括
(至少列举4个)。
(4)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5)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腺嘌呤,则该片段中胞嘧啶的含量为 ,所有嘌呤类碱基占碱基总数的比值为 。
(6)若该DNA的碱基总数为100个,其中A有20个,连续复制3次,则所需的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 个。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
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 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____。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图甲为人为改造后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部分图解,人和鸡以玉米种子为食,牛以玉米秸秆为食.图乙为牛到人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映的食物链有 条,人和牛的关系是 .
(2)图甲中沼气池和食用菌能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3)图乙中过程①的能量属于图甲中的 ,图乙中②、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以下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上图中过程①的完成采用的特有方法 ,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
(2)过程④要用到的酶有 ,过程⑥采用的方法叫 。
上图中的质粒本身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M、N两种限制酶(两种酶切割序列完全不同)切割位点。若用限制酶M和N切割,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到下表。
分子量(kb)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酶M |
+ |
+ |
+ |
|||||||
酶N |
+ |
+ |
||||||||
酶M+酶N |
+ |
+ |
+ |
+ |
+ |
|||||
凝胶电泳结果(1kb=1000对碱基,+表示检测到该片段的存在) |
(3)该质粒长度为 kb,在该质粒中,M酶与N酶的切割点分别有 、 个。
(4)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
(5)在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V1基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