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同学在做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实验中,第一次俯视读数为20 mL,倒出一部分后,第二次仰视读数为10 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等于10 mL | B.大于10 mL |
C.小于10 mL |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如下图所示,相连的两个圆圈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选项中符合改图要求的是: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
D.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③⑤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 | B.①⑤两种粒子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
C.②④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D.②④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 |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玻璃管套上橡皮管 | B.测定溶液pH | C.稀释浓硫酸 | D.存储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