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请描绘并评述。
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帝。这首诗中“势入浮云亦是崩”熔铸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请结合诗歌一、二句作简要分析。
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诗是诗人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写的。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本诗三句不着“雪”字,却处处在写雪,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或从哪些角度)来写雪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答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本诗一二两句从哪些角度描绘海棠的?请简要分析。
全诗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南堂苏轼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这首诗的尾联含蓄别致,运用了以景作结的手法,请结合此诗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