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教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
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其他同学根本连动都不动。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下面该是赵小桢。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她一定害怕得厉害。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的呀!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的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概括一下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是什么原因促使京京“郑重地举起右手”?
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京京,试举例说明。
京京读课文的效果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概括一下程老师在这堂公开课上的心理变化。
读完课文之后,京京为什么想到要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长长的,像万卡那样的信呢?
你认为一部作品要想真正打动读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剑河上的桥》,回答问题。
①第一次听说剑桥、喜爱剑桥还是因了诗人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不到剑桥,剑桥在我始终是个幻影;既到剑桥,才知剑桥不仅入诗,更可入画。
②闲暇时,曾沿着剑河漫步。有意无意间,大致数了一下剑河上的桥,十八九座,也是经意或不经意地散落在流水之上。晨曦初现或夕阳向晚,一日之间,剑河上的桥会给你不同的心境。
③一如许多的桥自然不会风格一致,强要分类,却也不易。好在大多数人并不想从建筑学上去研究,只要喜欢就行。我便是这其中的一个,因而我笔下的剑桥也就附着了我个人的情感和遐思……
④这是座极普通的桥,如果放在别处,我不会多看上一眼,但它却是剑河第一桥。锈迹斑驳的古老桥身横卧河面,桥下水蓝如染;两岸茂林叠嶂,草坪间黄花点点;更有垂柳一络,牵风引浪,令人心神皆醉……
⑤建在乡野,与大自然相融相谐固然得造桥之妙诣,但桥址选在城内,凭借周遭景物,却又生成自己动静各殊画面的桥,也令人叹为观止。剑河上的女王桥、三一桥、叹息桥、数学家桥等皆属此类。
⑥据说圣约翰学院这座空灵剔透的小桥之所以名曰“叹息”,是因为分属桥两端的男女学生只能相望兴叹。我不明白既然有桥,他们为何还要临流叹息?也许他们故意营造这种优雅、浪漫的情调也未可知。叹息桥的建筑风格与威尼斯的那座同名桥一般无二,但因坐落在典雅的书院之中,感觉上却又比威尼斯那座与监狱为邻的叹息桥温馨得多。
⑦在剑河上,数学家桥的历史可能算不上是最悠久的,但其造型却绝对是最别致的。乍一看这座连接女王学院的小木桥非常简陋,但其中却包含了奇妙的数学构思。数学家桥初筑于1749年,周身虽无一根铁钉,却坚固无比。1867年,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好奇又好动的英格兰人将整座桥拆开,探究其中奥妙,却无力复原,无奈只得求助铁螺钉。自1669年牛顿来此教授数学,剑桥的学术地位便得到大大提高,至今,其数学研究仍处领先地位。难怪酷爱数学的剑桥人在区区一座小桥上也要费一番脑筋。
⑧剑河上的桥依据周围的环境以及造桥人的个人品味而呈现多彩的姿态,石桥的肃穆凝重,一如木桥的轻盈秀丽,同样让人开畅襟怀。我喜欢叹息桥的空灵多情,但我也不排斥造型上要呆板得多的国王桥和女王桥。单孔平跨的国王桥连接着庄严的国王学院和秀美的剑桥区后院,这里环境清幽,荫浓如盖。课余约上一二同窗在此荡舟戏水,足以怡神。徐志摩与剑河相依相伴数载之后,感叹“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诚哉此言!但我还认为,剑河的灵性至少有一半是属于那些桥的……
(《世界知识画报》)
文中第①段提到《再别康桥》的作用是()

A.突出喜爱剑桥的情感。
B.交待了喜爱剑桥的真正原因。
C.为剑桥“可入诗”、“可入画”作铺垫。
D.开篇点题,引人说明对象。

作者对剑河上的桥进行了非正式的分类介绍,其分类的标准,文中有一句能够说明此点,请画出来。
第④段中,作者写剑河第一桥是极普通的桥。请找出文中写它普通的句子。既然是极普通,作者为什么感到“心神皆醉”呢?
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B.领起下文
C.总说城内桥的特点 D.总提分说

第⑥段中,写威尼斯的叹息桥,其作用是什么?
解释划线的字。
(1)为观止:
(2)荫浓如
作者详写了数学家桥,旨在突出其“别致”的特点。到底这座桥别致在什么地方?选出正确答案()

A.一位英格兰人将这座桥拆开探究其中奥妙,竟无法复原。
B.牛顿来此教授数学,剑桥的学术地位大大提高。剑桥人在区区一座小桥上费了一番脑筋。
C.桥身无一根铁钉,却坚固无比。
D.表面非常简陋,却包含了奇妙的数学构思。桥身无一根铁钉,却非常坚固。

作者在第④段写了剑河第一桥,但真正属于写桥的句子仅一句,此外还写了其他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结尾为什么再次提到徐志摩与康桥?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望着我。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我半开玩笑地回答。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这……”我无言以对了。
“让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480只小旅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第六代为93312只,第七代为27993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_____________,从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967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说,“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解释下列词语。
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媲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更加有趣的是……”一句中“有趣的”指什么?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中“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5段中加粗的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第5段画横线处应填入的短语是()

A.你想想 B.我们看
C.你看看 D.我猜想

第5段划线句“天哪,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中“这”指代什么?全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强调了什么?
第6段中画线句“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中“可怕”的含义是什么?

课文最后一句“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_____________框架,_______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_____________的知识。把它看作记叙文,因为它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阅读张抗抗的散文《梦幻同里》一文,完成小题。
①春天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江南小镇。它位于太湖东岸,京杭大运河畔,距苏州只十几公里。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②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同里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圆润得使人不忍抚摸……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又被人誉为东方威尼斯。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世德堂、陈去病故居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
③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
④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遭贬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自然是不能如同位在高官时那样张扬跋扈了,自然得打破常规,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
⑤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方才能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这样一座显赫气派的私家宅园。取名“退思园”,只不过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罢了。
⑥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贴水近湖,视野开阔,园中山水尽收眼底,心胸仍然豁朗;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舸”,夏有“菰雨生凉”的情趣;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二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⑦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因此,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佳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⑧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
⑨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它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
阅读第②段,概括说说同里“质朴而秀美”的特点表现在哪两方面?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简要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2)请说出你对第⑥段中划线词语“滴水不漏”的理解。
联系文章④、⑤、⑥、⑦四个自然段,概括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退思园”园主任兰生取名“退思园”是“制造认罪悔过的假象”?
文章标题是《梦幻同里》,为什么重点却写“退思园”?联系全文,请从文中概括原因。(4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