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甲和丁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 B.乙和戊都是氧化物 |
C.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 D.丁和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Cl2、SO2、NH3的水溶液都能够导电,因此都属于电解质 |
B.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为电池,输出电能 |
C.任何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大 |
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
B.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同时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 |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D.明矾[KAl(SO4)2·12H2O]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杀菌消毒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35Cl、H37Cl属于同素异形体 |
B.16O与18O的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却相同 |
C.稳定性:CH4>SiH4;还原性:HCl> H2S |
D.![]() ![]() ![]() |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A.2L0.1mol·L-1的NaCO3。溶液中含有CO2- 3的个数是0.2![]() |
B.1 molFe与足量稀硝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
C.0.2mol·L-1 CuSO4溶液加水稀释至体积增加l倍,其浓度变为0.1mol·L-1 |
D.常温下pH=5的H2SO3。水溶液中,c(H+): c(SO2- 3)=2:1 |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2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N2(g)+3H2(g)2NH3(g) △H=-92.4 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反应物投入量 |
1 mol N2、3 mol H2 |
4 mol NH3 |
NH3的浓度(mol·L-1) |
c1 |
c2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气体密度 |
ρ1 |
ρ2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c2<2 c1B.a+b>92.4C.α1 +α2=1D.ρ2=2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