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 B.印度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太平洋板块 |
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 | B.板块消亡边界 |
C.海洋区域边界 | D.板块生长边界 |
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 )
A.高大的山脉 | B.岛弧 |
C.海岭 | D.深邃的海沟 |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下图),回答9~11题。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 B.台风 | C.泥石流 | D.干旱 |
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a | B.b | C.c | D.d |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⑥ |
C.①②③⑥ | D.②③④⑤ |
该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回答5~6题: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太阳辐射 |
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珠海、南昌 | B.武汉、贵阳 | C.长沙、厦门 | D.海口、珠海 |
该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3~4题: 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气候条件较好 | B.市场距离较短 |
C.交通通达性较强 | D.接待能力较强 |
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气候环境的差异 |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 D.环境容量的差异 |
该图为第五套人民币50元图案,该图显示的景观具有相当的非凡性。回答1~2题。制约该景点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差 |
B.市场距离较远 |
C.地区接待能力较弱 |
D.旅游环境承载量较低 |
有关该景观所在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3%。 |
B.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
C.应发挥大河多和落差大的优势,重点发展水电工业,建设为能源基地 |
D.应努力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利用光照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