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回答问题。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外力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⑤⑦和⑥⑧ | B.⑥②和⑤⑧ | C.③④和①② | D.⑤⑧和⑥⑦ |
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 B.岩浆岩和变质岩 |
C.沉积岩和变质岩 | D.变质岩和沉积岩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水污染 |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江南丘陵和黄淮海平原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 B.土壤 |
C.干湿状况 | D.热量 |
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河西走廊——石漠化 | B.黄土高原——盐渍化 |
C.云贵高原——沙漠化 | D.江南丘陵——红漠化 |
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治风蚀荒漠化 | B.防治水蚀荒漠化 |
C.防治冻融荒漠化 | D.防治土地盐渍化 |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退耕还林 |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
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