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 B.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2 |
C.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弱酸 |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里,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4 mol。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A、B、C各物质的量都减半,C的百分含量不变
B.充入A、B、C各1 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充入1 mol 稀有气体氦(He),平衡不移动
D.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氢离子浓度都为1×10—2mol/L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 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
C.刚开始反应时,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小 |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平均速率一样大 |
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已知pH=-lgc(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 |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 ΔH>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
t/s |
0 |
500 |
1000 |
1500 |
c(N2O5)/mol·L-1 |
5.00 |
3.52 |
2.50 |
2.5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1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 1000 s时转化率为50%
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则T1<T2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1>K3,则T1>T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相同体积、相同c(H+)的①硫酸、②盐酸和③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1>V2=V3 |
B.将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在此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溶液的pH都逐渐增大 |
C.稀氨水中部分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 c(NH4+)>c(OH-)>c(H+)> c(NH3·H2O) |
D.已知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8 kJ·mol-1,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H2(g) + O2(g)=2H2O(l)ΔH = –285.8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