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1)j是钴元素,试画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c、d原子半径大小c          d,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是c          d,电负性大小关系是c          d。(以上填“>”” “<”)
(3)已知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____          __ (填序号) 。

(4)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主族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表中X、Y可能分别为以上元素中的                        (填写元素符号)元素。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的是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时产生CO2的过程。

(1)写出a点以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a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某Na2CO3溶液中含n mol Na2CO3,向其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使溶液中Cl-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滴入的稀盐酸中的HCl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用稀硫酸浸泡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得到的滤渣,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则溶液中存在(离子符号)。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CuFeS2
Cu5FeS4
Cu2S
CuCO3·Cu(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填化学式)。
②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Cu2S中S的化合价为-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若此反应得到64克铜,则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

Fe2(SO4)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完成下列问题:
(1)Fe2(SO4)3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粒子有
①Ag+ ②Cu2③NO3-④H⑤Fe(OH)3胶体
(2)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1LFe2(SO4)3溶液中,m(Fe3+)=" a" g ,则取出0.25L该溶液,c(SO42)=
(4)①.某同学配制了0.05 mol·L-1的Fe2(SO4)3溶液,他用该Fe2(SO4)3溶液与12g 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同学需取______ mLFe2(SO4)3溶液。
②.若该同学用新配制的Fe2(SO4)3溶液与含12g 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现所需体积比①中所求的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B.配制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立即配制完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10分)已知H2SO3是二元弱酸,常温下现有0.1 mol/L H2SO3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固体,此时溶液中c(H)/ c(HSO3-)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且二者的体积比为2∶3,若反应后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则所得溶液中物料守恒式为0.1 mol/L=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此时c(Na)______2c(SO32)(选填“>”、“<”或“=”)。
(4)若向H2S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所得混合液pH=6,则此溶液中
2c(SO32) +c(HSO3-)-c(Na)=________mol/L。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需10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FeSO4溶液作标准试剂,现有外观颜色发黄的硫酸亚铁晶体、浓硫酸、稀盐酸、KMnO4溶液、溴水、KSCN溶液、石蕊、酚酞及中学化学常用化学仪器,实验过程如下:
Ⅰ.配制FeSO4溶液
(1)下列关于FeSO4溶液配制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为
A.在盛适量水的烧杯中滴加少量浓H2SO4后搅拌均匀并冷却到室温
B.称取一定质量的FeSO4晶体样品,放入烧杯内
C.将样品溶于已配制的稀H2SO4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样品充分溶解
D.过滤后,将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指定刻度
E.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气体冒出为止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样品溶于稀H2SO4,而不直接溶于水的理由是
②上述配制过程中,除使用烧杯、量筒外,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还有
Ⅱ.标定FeSO4溶液的浓度
(1)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 FeS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至终点,耗去KMnO4溶液20.00 mL,若生成物中Mn元素全部呈+2价,据此可测得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滴定时选用____ (A.石蕊B.酚酞C.不用指示剂,填序号)为指示剂,选用的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