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玉米螟和棉铃虫都是农业害虫,它们危害农作物所处的时期是 (  )

A.受精卵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下图是美国白蛾的发育过程图示。对此最正确的解释是 (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侵入聊城市的“白袍巫师”——美国白蛾,其生活史为:卵→幼虫→蛹→成虫。你认为防控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是 (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松毛虫的幼虫以松针为食,是一种林业害虫。幼虫“自掘坟墓”,在地下“作茧自缚”。几个月后,破茧成蛾。下列关于松毛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松毛虫为完全变态
B.松毛虫为不完全变态
C.松毛虫幼虫期危害最大
D.松毛虫“作茧自缚”后进入蛹期

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
C.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