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材料二】如图,西周等级示意图
①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在当时具有什么意义?
②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受封人应该承担哪些义务。
③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到该制度具有金字塔般森严等级的特点,请问哪一层是卿大夫,哪一层为平民?(请在图上标示注明)
材料一: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先后出现手工纺车,珍妮纺纱车,水力纺纱车和蒸汽机带动的纺纱机。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进入了新阶段。这一时期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尤其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力,成为重要的动力。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哪一阶段的发明?这一阶段在交通方面的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及其发明者是谁?
⑵、电动机是谁发明的?他是哪国人?
⑶、材料二中电力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
①
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②③
请回答:
(1)“用史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两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①、;
②、;
③、。
(2)简要分析唐代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大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到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三: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摘自《明史·职官志》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制度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中央官制?举出一位曾在其中任重要职务的重要官员?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制度?“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文中的“帝”指谁?(2分)材料三相对于材料一和二在制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位皇帝的评价?
⑵这位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⑶被这位皇帝发现和提拔的著名人物是哪两位?
⑷该皇帝统治期间,唐朝的经济文化如何?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判断《宋妇女剖鱼图》中女子可能是何区域人。
(2)猜想一下她蒸鱼常用什么燃料?用什么油?(2分)
(3)宋代南北方的饮食有什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