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是显性,下表是4种不同的杂交实验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据此回答:
亲代 |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 |
||||
组别 |
表现型 |
黄圆 |
黄皱 |
绿圆 |
绿皱 |
① |
黄圆×绿皱 |
30 |
29 |
31 |
32 |
② |
黄圆×绿圆 |
42 |
14 |
41 |
13 |
③ |
绿圆×绿圆 |
0 |
0 |
43 |
14 |
④ |
黄皱×绿圆 |
31 |
32 |
30 |
31 |
(1)在第①组实验中,亲代黄色圆粒个体能产生 种配子,子代中纯合子占 。
(2)在第②组实验中,子代共有 种基因型。
(3)第③组和第④组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第③组 第④组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有机物是。A、B、C共有的细胞器 。
(2)A图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所致,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 ]内填图中标号)
(3)从B图的染色体行为上可以断定,该细胞正处于时期,该细胞称为。
(4)A图所示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再分化,其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结构有。(写结构名称)Ⅱ、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① |
B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②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③ |
④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现有某XY型性别决定的多年生观赏植物,发现其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花瓣单色对彩色为显性,由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另有耐盐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
①验证花色和耐盐基因所在的位置,常用的遗传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以下纯种植株若干:
甲:不抗除草剂彩色耐盐雄株丙:抗除草剂单色不耐盐雌株
乙:不抗除草剂彩色不耐盐雄株丁:抗除草剂单色耐盐雌株
请利用上述四种植株(甲~丁),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除草剂、彩色、耐盐的雌雄植株:
第一年:可用作亲本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从子一代植株中选取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和甲~丁中的杂交;第三年:从子二代植株中选出抗除草剂彩色耐盐的雌雄植株。其中选出的雄株核基因的基因型为______。
(16分)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是________。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植物CO2后的60 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研究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 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____(能/不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⑥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0—D间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_______;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用S1、S2、S3表示)
(5)若图2为植物25 ℃时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请在图中画出30 ℃时(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的生成量表示酶活性大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B、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⑴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⑵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0.2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0.3 |
0.3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B提取液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
总体积 |
2.0 |
2.0 |
2.0 |
2.0 |
⑶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1小时。
⑷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摇匀后,进行沸水浴2分钟。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微生物A提取物 |
微生物B提取物 |
微生物C提取物 |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分析讨论:
①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②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③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观察动物细胞模式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但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2)若该细胞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结构10发生的变化是。
(3)若该细胞是动物性腺细胞,则产生性激素的细胞器是[ ]。图中7的功能是。
(4)不含有胸腺嘧啶,但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 ]。
(5)若这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则其所处的内环境是。
(6)若A是HIV,正在侵入B,则B最可能是细胞。
(7)若B细胞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正在与A接触,而且A最终导致B细胞裂解死亡,则A是细胞,并可产生。
(8)若A是B分泌出来的某种免疫球蛋白,则B的最初来源是细胞。
(9)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图中等生物膜组成(用标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