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我市书法爱好者举行了“献爱心,赠春联”活动。市民不管捐赠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幅春联,而捐赠的钱则全部交给红十字会。这些春联( )
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书法爱好者的劳动 |
B.是商品,因为它是市民捐赠后获得的是商品交换 |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商品交换 |
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而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生产者想要多赢利就应该()
A.提高生产者的劳动强度 |
B.提高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
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
D.提高商品的价值量从而提高价格 |
以前外出就餐,人们往往习惯于使用一次性餐具,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换代,人们开始偏爱于高温消毒的循环使用餐具。这表明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 B.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
C.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 D.可持续性消费 |
下面是李、张两家消费情况统计(单位:元)
总收入 |
衣、食、住、行、 用等消费 |
报纸、书籍、 体育等消费 |
看电影、听音乐会、 旅游等消费 |
|
李 |
20000 |
15000 |
200 |
100 |
张 |
60000 |
25000 |
6000 |
5000 |
注:李、张两家的食品支出分别为7330元,12960元
李、张两家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A.36.65%、21.5%B.48.9%、51.8%
C.75.0%、46.7%D.47.9%、36.0%
如果两种商品具有相同的功能,可以满足消费者同一需要,它们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它们就是互补商品。商品A是商品B的替代品,商品B与商品C是互补品的关系,当商品B价格上升时,商品A与C的需求会发生的变化为()
A.商品A的需求量增加,商品C的需求量减少 |
B.商品A的需求量减少,商品C的需求量增加 |
C.商品A的需求量增加,商品C的需求量增加 |
D.商品A的需求量减少,商品C的需求量减少 |
价值规律表明“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指()
A.每次商品交换中价值量与价格都是一致的 |
B.绝大多数情况下价值量和价格都是一致的 |
C.等价交换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
D.价格变化的曲线与价值的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