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创新
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面方面发生了变化②主次矛盾发生了转化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的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③“热”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谚语与漫画寓意相同的是
①对牛弹琴②画龙点睛
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④抓西瓜,丢芝麻
⑤千头万绪抓根本
⑥抓住典型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②④⑤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的这些名言共同主张的是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B.倡导把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首位 |
C.个人活动既是个体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 |
D.个人活动对历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