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寄鉴上人》
唐 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冬夜听雨戏作(其二)
遶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这两首诗分别“记”“忆”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这两首在写“听雨”的内容时,运用的手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韵次石湖①书扇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
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请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小题。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北宋】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①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释】①青蛾:指南朝陈后主宫廷里的年轻歌妓。②结绮临春:指陈后主营造的结绮阁、临春阁。诗中的“凤凰台”位于今日的(古称金陵)。标题中“次……韵”是古人作应和诗歌的一种格式,请仔细观察这首诗的形式特点并调动你的阅读积累,理解“次韵”特点。
选出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首联以“浩浩”“入海”的眼前景来突出长江的气势和不朽,与下联衰败的人事形成鲜明对照。 |
B.颔联写当年宫中歌妓随陈后主一起被掳离故国,而战争留下的累累白骨依旧埋在江边古墓中。 |
C.尾联写陈后主华美坚固的楼阁已无迹可寻,人们只能年年在楼阁故址向荒草诉说不尽的愁意。 |
D.从韵脚和“现实—怀古—现实”的思路看,作品既符合“次韵”的要求,又融入诗人的独特感受。 |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潮卷新沙换故洲”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一句意蕴深厚,试做赏析。
词的下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运用什么手法抒发怎样的感情?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