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2年8月19日,哈尔滨市市民进行保钓反日游行活动,起始点定在哈尔滨市的两大标志性建筑——龙塔和防洪纪念塔之间。上午,参与游行的人很早就来到龙塔广场,三位鹤岗市的中学生是坐火车连夜赶来的,他们说,参加活动,就是要表达我们学生的爱国情怀!一位外地口音的人告诉记者,他来自陕西,到哈尔滨出差。他说,这样的爱国活动,无论是西安还是在哈尔滨,赶上他都一定要参加!一位哈尔滨参加者激动地说,、钓鱼岛是中国的,咱们就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中国人的吼声!
材料二:沿途一些商服也做出响应,长江路上的顺达商务宾馆就在电子屏上打出了《钓鱼岛是中国的,本店拒绝接待日本人!》尽管游行队伍不断壮大,围观者众多,但游行活动一直在有序中进行,警察正常维持秩序,当有丰田等日本车出现时,警察也悄悄提醒车主迅速离去。
请根据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有关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有效应对,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率先走出危机阴影。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国家感到有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并希望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合作;而有的国家则担心会对本国发展构成威胁,并对中国对外贸易和人民币外汇政策施加种种的压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国政府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材料 2011年8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反恐怖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
作为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任务。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所提要求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

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去北京“蚁族”聚居地唐家岭实地调研,在两会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关解决“蚁族”问题的有价值的议案、提案。目前,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唐家岭地区整体改造全面启动。这一改造工程旨在建设公租房提供给外地人口和大学毕业生。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为什么都致力于“蚁族”问题的解决?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材料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改革,理顺了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各种人事关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这充分体现我国越来越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在上海世博园区参观,不难发现一种有趣的“反差”。有些是最“超前”的:高科技,智能,挑战极限;有些则是最“落伍”的:古旧,手工,神秘莫测。传统性和现代感兼具的展品更是引来观者如潮。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上河图》,
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都是人气最高的展品。世博会凝聚着人们对所处世界最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追溯过去,引向未来。
结合《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知识,阅读上述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