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是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
1967 |
1969 |
1971 |
1973 |
1975 |
1977 |
1979 |
1981 |
太阳黑子 平均数量 |
93.8 |
105.0 |
66.6 |
38.0 |
15.5 |
27.5 |
155.4 |
140.4 |
年份 |
1983 |
1985 |
1987 |
1989 |
1991 |
1993 |
1995 |
1997 |
太阳黑子 平均数量 |
66.6 |
17.9 |
29.4 |
157.6 |
145.7 |
54.6 |
17.5 |
23.4 |
(1)用上表的数据,选择适当的坐标,画一幅30年间太阳黑子活动的曲线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把你画的图和下面的“磁暴”图进行比较,你能推断出两者有什么关系吗?试加以解释。
读“我国某地区地面沉降平均速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区出现在__________附近。
2.导致图示地区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地面沉降,可能给A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解决地面沉降问题可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3.图示地区所在的经济带(圈)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在发展工业的自然条件上存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4.为了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图中A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部门有哪些?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________施加的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________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__河、______河、_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情况。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甲图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乙图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丙图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乙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