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完成问题。
纬度相差1º的经线长
A.在任何地方都相等 | B.在任何地方都不等 |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 D.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
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80厘米 | B.60厘米 | C.40厘米 | D.20厘米 |
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
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
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
D.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
右图为日全食景观图,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黑子 | B.耀斑 |
C.太阳风 | D.黑子、耀斑 |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完成以下问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是()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没有水②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银河系
C.地月系D.总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