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的哲理是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C.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2008-2011年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中“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边象征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棍棒),左下是一个“子”字,左上两个又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变形而已,演变至楷体,字形变化较大。宋朝朱熹依据“教”的楷体字形训诂字义:“‘文’‘孝’谓之‘教’。”这一演变告诉我们()

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这是“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最美的洗脚妹”刘丽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A.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嫦娥一号”卫星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嫦娥奔月”,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月球的美好向往。这些神话向往从本质来看是()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人类社会的产物

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  

A.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物之生也,若聚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D.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