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B、C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一,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4分钟时,A的速率为0.01mol/(L•min) B.由T1向T2变化时,V正> V逆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D.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钢铁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
B.金属棒M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 |
C.金属棒M上发生反应:![]() |
D.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
B.C1![]() ![]() |
C.![]() |
D.过氧化氢电子式:![]()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B.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C.橡胶、纤维、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D.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进行杀菌消毒 |
25℃时,由弱酸(HA)及其盐(NaA)组成的混合溶液,起始浓度均为1mol·L-1。下图为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时,溶液pH随加入H+或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三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B.通入HCl,HA的电离常数减小,A-的水解程度增大
C.加入1 mol NaOH后,溶液中c(Na+)=c(A-)
D.未加HCl和NaOH时,溶液中c(A-)>c(Na+)>c(HA)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装置中,锌电极上一定没有气泡生成![]() |
B.向CaCl2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 |
C.做氯化铵分解实验时,加热试管底部,试管口处有晶体出现 |
D.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足量饱和NaCl溶液的过程中无固体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