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中东地区发生了称为“中东之春”的民主运动,如利比亚、叙利亚等国。西方势力乘机兴风作浪,2011年发动了入侵利比亚的战争;现在正考虑干预叙利亚问题。在这一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文明追溯】
(1)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或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
(2)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或古代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
(3)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会之地,历史上曾遭受许多帝国的征服,但该地居民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举出古代阿拉伯人把东方文化传至西方的一个事例。
【动乱分析】
(4)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哪些?
【相关联想】
(5)18世纪,美国摆脱哪个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20世纪参与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战期间美国参加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请写出美国在一战中参与的军事集团。
(6)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请列举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南宋和金的对峙 动荡的中东地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知识经济对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及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材料一中英国所发生的那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请你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哪些国家?请各举一例说明。
(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4)三次科技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
图一: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国、英国、日本三国。中国和其他
弱国处于无权地位。
错误:改正:
图二: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
序。
错误:改正:
图三:1938年,慕尼黑会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
英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错误:改正:
图四: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美国承诺在德国
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错误:改正:
(2)图一和图二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0年,针对德军的轰炸,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国会发表如下演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绝对的胜利。”
材料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针对德军的军事行动表明了什么态度?
(2)材料二中“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事件是什么?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什么性质?
(5)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材料一:这些事件(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 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 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 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 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二:列宁晚年已深切感受到对党和国家官员实行监督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防止个人专断问题
的重要性,可惜列宁逝世过早并未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后来则逐渐背离了十月革命为建立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民主的原则:党的民主空气缺乏严格等级制度、领袖个人专权常常导致重大决策的失误;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党内特权阶层产生,引起党群关系的恶化;僵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常使国有财产被视为“无主人财产”;生产成果分配的不合理使群众丧失发展生产的兴趣;工农的主人地位仅仅成为宣传中的口号……苏共的演变不仅逐渐失去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为后来的反对派反共反社会主义提供了借口。
——《世界历史•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材料三:1991年12月27日,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二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乌克兰总统克拉夫说:“造成苏联今天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的解体是公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产报》则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世界当代孛》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苏联解体的原因。
(3)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失败”,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关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对于维持太平洋的和平有所期待。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在、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得胜利。美国总统富兰克.
——林·罗斯福
(1)在“1941年12月7日”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日本“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是什么?。
(3)美国此后采取了什么策略?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