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问题。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表是四川省某县1961~201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2~13题。
时间 项目 |
1961年 |
2011年 |
耕地面积(km2) |
400 |
521 |
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
36.79 |
20.46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年降水量(mm) |
1 369 |
1 087 |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m2) |
61 |
108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 |
B.人均森林面积 |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
D.人均粮食产量 |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
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 |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6~8题。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用水 ②滥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
A.放弃全部耕地 |
B.合理调水 |
C.加强能源建设 |
D.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3~5题。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
图中区位指数为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山西、陕西、宁夏 | B.甘肃、宁夏、重庆 |
C.陕西、宁夏、重庆 | D.山西、宁夏、河南 |
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2题。材料中的A地和B省分别为( )
A.河北宁夏 | B.内蒙古云南 |
C.山东四川 | D.甘肃贵州 |
关于材料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A地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
B.由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 |
C.材料中的B省的省会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四季如春 |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于宽广的山间高原 |
若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镇驻地附近示意图,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该乡有可能
①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居民用水压力减弱
④在图中②地建成大型火力发电厂
⑤生态环境压力减少,空气质量上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