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
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
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
云南省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位于102ºE附近,“三龙戏珠”为园中的主要景观建筑之一。当“三龙戏珠”景观中的“珠”投影到广场正中央时
A.北京时间为12:00时 |
B.正值地中海沿岸多雨季节 |
C.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长 |
D.汕头建筑物的正午影子达一年中最长 |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同时开通运营。下图为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南广高铁
A.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
B.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
C.连接两个沿海省区,经济发展互补性强 |
D.连接云贵高原与珠江三角洲 |
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
B.施工期间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
C.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 |
D.可能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 |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汾河上游某地等高线图和当地淤地坝工程主体部分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该工程常见于左图中的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建设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防洪发电 | B.灌溉养殖 | C.蓄水拦沙 | D.固沟护坡 |
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
C.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加剧缺水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
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
B.施工活动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 |
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2015年3月9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发射起飞,开始为期5个月的环球飞行。下图为“阳光动力2号”及其飞行线路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实时监控“阳光动力2号”飞行动态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 | B.RS | C.GIS | D.BDS |
关于影响“阳光动力2号”飞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变化对飞行没有影响 |
B.太阳活动不会干扰飞行 |
C.太阳辐射对飞行影响很大 |
D.大气环流会影响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