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 | B.对外开放政策 |
C.良好的区位条件 | D.侨乡优势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
C.乡镇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三图中四个岛屿,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无法判定 |
A岛在B岛的哪一方()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题。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是
A.回到M点 | B.在M点的正南方向 |
C.在M点的东方 | D.在M点的东南方向 |
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无法确定 | B.120ºE,50ºN |
C.100ºE,40ºN | D.120ºW,50ºN |
若出发时当地的标准时间是9月22日8时,则到达地点的标准时间是
A.9月22日16时 | B.9月23日4时 |
C.9月21日11时 | D.9月23日5时 |
若从M点出发,从最短的路程到达N点,则前进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
图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ºS,170ºE) | B.(10ºN,170ºW) |
C.(10ºN,170ºE) | D.(10ºS,170ºW) |
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①A点②B点③C点④D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B点所处的时区是
A.西十二区 | B.西十一区 |
C.东十二区 | D.东十一区 |
能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是
A.30°E 150°E | B.10°W 170°E |
C.10°E 10°W | D.20°W 16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