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平原,分布最为普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已成为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相媲美的我国“________带”,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为________,中国为________。
(2)在图上标注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用字母B标出三江平原的位置,用斜线阴影画出辽中南工业基地的范围,该工业基地特点为________,该特点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为________,从而使这里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________、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生产基地。
(4)目前北大荒已全面停止开荒,耕地不再增加,该地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以西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B地区 |
C地区 |
|
商品粮基地名称 |
||
农业地域类型 |
||
优势自然条件 |
||
限制性自然条件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示铁路线是。
图中甲城镇当初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该地区冬季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根据材料,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主要原因。
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简述“双转移”对安徽的影响。
根据下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简述1980~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人口过亿)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面积 |
水资源总量 |
矿产资源 |
能源矿产 |
森林面积 |
CO2排放 |
|
中国 |
15.3 |
11.6 |
17.0 |
13.9 |
4.9 |
25.0 |
十国均值 |
16.8 |
21.4 |
17.5 |
7.3 |
10.1 |
17.0 |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
国家(安全系数值) |
|
高安全度国家(>5) |
俄罗斯(3.98)、美国(13.97)、巴西(11.38) |
|
低安全度国家 (<5) |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
孟加拉(3.87)、尼日利亚(3.19) |
次低安全度国家(3-1) |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印度(1.74)、中国(1.73) |
|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
日本(0.9) |
印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
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