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误食亚硝酸钠(NaNO2)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化学式 |
酸碱性 |
热稳定性 |
与稀盐酸的 反应现象 |
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 |
氯化钠 |
中性 |
受热不分解 |
无明显变化 |
生成白色沉淀 |
亚硝酸钠 |
弱碱性 |
320℃以上会分解 放出刺激性气体 |
放出红棕色气体 |
无明显变化 |
如要检验食盐样品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食盐样品溶液的酸碱性
B.取少量食盐样品加热到320℃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C.取少量食盐样品,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D.取少量食盐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气体 |
CO气体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Na2SO4溶液 |
Na2CO3溶液 |
滴入适量稀硫酸至无气泡产生. |
C |
C粉 |
CuO粉 |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收集H2 | B.O2验满 | C.配制20%的Ca(OH)2溶液 | D.除去CO中的CO2 |
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鉴别物质 |
方法 |
|
A. |
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
B. |
镁和锌 |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C. |
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D. |
活性炭和氧化铜 |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