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儒李叔同,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参考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并浓缩《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创作了名曲《送别》,20世纪中国人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名曲《送别》的创作 ( )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③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一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B.跳跃不成功说明生产者的劳动未得到社会认可 |
C.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得以实现 |
D.货币作为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式太极拳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术交换”中,成为“换客一族”。“技术互换”是一种绿色的学习方法,如今已成为学生和白领中流行的一种交换形式。从市场角度看,下列关于“技术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换中的“技术”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术交换”的过程也就是商品流通的过程
③从结果上看,“技术交换”属于租赁消费
④“技术交换”也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想买块地,自己种菜种粮食”。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一些网友发出这样的呼声。人们自种自食的农产品
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③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漫画《水土不服》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B.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
C.要统筹兼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D.价值判断和选择要遵循客观规律 |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我国除春节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的存在、延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表明
A.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D.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