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的昆曲, 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然而,昆曲又是窘迫和无助的。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

在保护昆曲艺术方面,我们应如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呢?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二生肖源于中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以十二生肖来纪年。十二生肖既反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又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同时,十二生肖也随着算命术的盛行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把生肖与人的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与西方的十二星座说相似。
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 等“马上体”立刻成为网络热词。有不少人包括不少中学生在热衷于推算自己马年的运势,希望马年好运相伴。某校高三(6)同学就此展开讨论。同学甲认为:“属相、星座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运势,不得不信。”同学乙则认为:“人的命运与属相、星座等外在因素没有任何关系,改变自身命运完全靠主观努力。”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生肖文化的认识。
(2)假如你参与讨论,你会如何评论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运用辩证法知识加以阐述。
(3)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就如何才能把握命运实现梦想提出你的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县曾经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该县粮食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
材料一 2004—2013年A县粮食生产状况及价格走势图

材料二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A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该县在周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鼓励扶持种粮大户承包被村民抛荒的农田,实行规模化和机械化耕作;县农粮局和农技站等部门为粮农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粮农解决实际问题;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治理整顿,依法打击哄抬农资价格的行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吸引了多家农业种植公司和众多加工企业入驻,大批农民就近务工,增加了收入。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A县政府采取的措施对化解“粮价上涨”与“弃耕抛荒”的矛盾所起的作用。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地政府是如何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试验区将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陆续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说明下表所列试验区政策的重要意义

政策
重要意义
对投资与贸易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重监管、轻审批”。

拟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如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等。

拟采取税收优惠,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相应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化改革必然带来固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要深刻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材料中深化改革的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国家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试举一例说明作为公民应该采取的具体做法。(14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未成年庭成立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过去的五年中,沈阳市两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一审案件3560件,涉案5434人。其中,大多数涉案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总人数的74.42%。文化程度低、无职业、外来人员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群体。
材料二 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道德教育方法之一的经典诵读,是近几年来才逐步兴起的新事物。
在大连中小学,一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国学热”正在悄然兴起,经典诵读活动纷纷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这次活动的特点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选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经典诵读内容,引导中小学生感受和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的知识说明提高未成年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谈谈推出“经典诵读”活动的文化意义。
(3)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经典诵读进课堂”所产生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