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济特别是汽车生产的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高一学生李某为写一篇反映“十一五”成就的小论文搜集到下列材料: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2007年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9年试点启动农民60岁后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保障,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818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3亿元。根据上述材料拟定小论文的题目,你认为最合适的应该是
A.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 B.坚持全面协调,促进经济发展 |
C.统筹区域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 D.健全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 |
2009年中国GDP已经达到33万亿元,增长8.7%,但人均GDP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球排名第110位。这一材料表明
A.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总体的、低水平的小康 |
B.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 |
C.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D.我国必须把坚持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通过分配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C.实现共同富裕 | D.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把食品市场作为强化市场监管的重点,开展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这表明
A.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 B.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监管市场 |
C.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 D.市场运用经济手段监管市场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此前市场普遍预计9月份CPI可能高达3.7%)。利率上调:
①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②结束了负利率时代
③可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④属于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