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基础及其基本特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各类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在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周期与融资策略图

注:创业板市场是指专门协助有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的高科技公司进行筹资和资本上市运作的市场。
(1)图反应了什么经济现象?
(2)依据图,分析如何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加大农村实用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科技创新中。
——《2012中央一号文件节选》
(1)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如何发挥“无形的手”的的作用?
(2)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如何发挥“有形的手”的的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要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
——《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节选》
(1) 上述材料表明2013年我国将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3分)
(2) 为什么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一:表:2011年我国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产业
产值增速
利润增速
能耗增速
传统产业(部分)
金属加工
30.2%
l9.2%
18.0%
钢铁
29.2%
13.7%
27.5%
机械
39.9%
11.5%
17.5%
文化产业(如出版、电影、动漫)
79.5%
49.0%
1.1%

注:我国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截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低于国际标准。
(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 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侩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 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 启示。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曾说,现在国际上强调“软实力”,其实我们政党制度也正是一种“软实力”。
(3)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政党制度也正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2年~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注: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②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 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摘编自2012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当前我国工业规模很大,但总体水平较低,还不是一个工业经济强国。我国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在一些行业,企业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创新发展压力大。企业税负较重,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面临利润微薄、经营困难局面,无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
材料三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根基。当前,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写入了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并由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召开的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金融业要积极为振兴实体经济服务。2012年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重点对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体现了我国政府扶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