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认为,我国扶贫投资效率低的深层原因是过分依赖政府体制和系统来传递和管理扶贫资源。从长远来看,中国扶贫的理想模式是政府提供扶贫资金,而资金的传递和管理应该主要由农民自己的组织和专业性的民间机构来负责。这说明:
A.民间自发的扶贫是改善我国贫困状况的最有效途径 |
B.适度“去行政化”是我国扶贫体制改革的长远方向 |
C.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扶贫资金的传递和管理 |
D.“社会主导、政府参与”是扶贫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
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⑦参加2012年央视春晚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 | B.②③④⑤⑥⑦ | C.②④⑤⑦ | D.①②④⑥⑦ |
不同时代的着装向我们表达了( )
A.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 |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C.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活动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
D.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类所特有 |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D.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 |
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三孔”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说明(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B.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C.精神产品具有继承性 |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有位外国人在谈到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时说,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说明( )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
B.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
C.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D.先进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