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 ℃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             
(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3)80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           
(5)当温度由20 ℃升高至60 ℃时(不考虑水分蒸发),
若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变大”、“变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2)2个氧原子;(3)铵根离子
(4)负二价的硫元素;(5)5个二氧化碳分子;(6)氧化铁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一些了解。
(1)现有H、Na、O、Cl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自然界最轻的气体;②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
③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④食盐的主要成分
(2)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①图1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②日常生活中喝牛奶能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③维生素D3(化学式:C27H44O)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④某钙片每片含碳酸钙【CaCO3】0.75g,某人每天服用2片,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则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g。(写出计算过程)

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构成;
(2)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3)分析图1可知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的体积变大了,但水分子的大小没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FG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写字母序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是:;实验中要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取用量,液体应取用量一般是
(3)向试管内放入大理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6)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

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 ②水银 ③澄清石灰水 ④冰水共存物 ⑤稀盐酸 ⑥高锰酸钾
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 ⑧液态的氧气⑨氨气。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化合物的是;(4)属于氧化物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