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还有3个点未标出,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相邻计数间的时间间隔为 s. 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m/s,B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适当大一些 |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
(2)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牛和____牛。
(3)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并利用所作图求出合力大小。
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所受力的关系.滑道水平,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滑块所受的拉力,得到滑块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图像。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1)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滑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N。
(2)若拉力F无限增大,图像将趋于一条水平直线,且加速度a=______m/s2。
(3)滑块的质量M=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的内电阻(几千欧),实验室提供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6V,内阻忽略不计;
(1)请完成图乙的实物连接;
(2)在该实验中,认为当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时,无论电阻箱的阻值如何增减,两点间的电压保持不
变;请从下列滑动变阻器中选择最恰当的是:_______;
A.变阻器A(0-2000Ω,0.1A) B.变阻器B(0-20Ω,1A) C.变阻器C(0-5Ω,1A)
(3)连接好线路后,先将变阻器滑片P调到最___端,并将电阻箱阻值调到____(填“0”或“最大”),
然后闭合电键S,调节P,使电压表满偏,此后滑片P保持不动;
(4)调节变阻箱的阻值,记录电压表的读数;最后将电压表读数的倒数与电阻箱读数R描点,并画
出图丙所示的图线,由图象得,待测电压表的内阻值为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图甲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应为mm;图乙中游标卡尺的读数应为cm。
(2)某兴趣小组要测量木块与较粗糙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先将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倾斜板与水平板间由一小段光滑曲面连接,保证木块在两板间通过时速度大小不变。
①使木块从高h处由静止滑下,在水平板上滑行x后停止运动,改变h大小,进行多次实验,以h为横坐标、x为纵坐标,从理论上(忽略木块与倾斜板间的摩擦)得到的图像应为;
②如果考虑到木块与倾斜板之间的摩擦,在改变h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改变倾斜板的倾角,让木块每次由静止开始下滑的位置在一条竖直线上,对应的底边长度为L,如图丙所示。将每次实验得到的h、x相关数据绘制出的x—h图像如图丁所示,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则木块与倾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块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