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 )
①兴修水库 ②围湖造田
③流域内植被遭破坏 ④上游山区陡坡开荒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读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 ( )
A.大气辐射达最强和最弱 | 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 |
C.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 D.地面辐射呈现最高值和最低值 |
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是 ( )
A.20时至第二天5时 | B.8时至10时 |
C.10时至15时 | D.15时至20时 |
读华北地区某地某日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天气系统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 ( )
A.2点 | B.6点 | C.9点 | D.12点 |
图示季节,我国各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
A.齐鲁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
B.长城内外一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C.江淮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 |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 B.中纬度的平流层 |
C.高纬度的对流层 | D.低纬度的平流层 |
该层大气 (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
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
D.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呈电离状态 |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
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
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
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
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 )
A.550千米 | B.1000千米 |
C.2000千米 | D.1665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