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新华社3月25日报道 料峭的冬日刚刚过去,一场前所未有的沙尘暴即席卷了半个中国。3月16日沙尘暴首先在甘肃民勤等地出现,随即而生的扬沙天气迅速蔓延至甘肃全省。几乎在同时,从蒙古高原上卷起的弥漫黄沙随着强劲大风席卷南下,不到三天,就几乎淹没了中国。“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3月19日的北京,正如老舍先生《正红旗下》中的描写。“沙雾”并未就此停步。三天之内,它随西北风一路而南,经西北和华北跨越黄河,随后越过长江,向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进发,直达港台。回答问题:
导致扬尘、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   (    )
①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④世界气候变暖,蒸发量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对扬尘、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    )

A.气旋 B.暖锋 C.冷锋 D.反气旋

以下哪一个不是形成沙尘暴所必须的条件(   )

A.强风 B.沙源 C.不稳定的天气 D.干旱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等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
土地类型




耕地
24
15.3
55.9
10.4
林地
19.5
45.6
9.3
13.9
草地
40.2
15.7
10.7
33.8
其他
16.3
31.4
24.1
41.9

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表中甲国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传统的精耕细作稻米产区 B.乳肉畜牧业
C.热带企业化种植园 D.大牧场放牧业

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小于丙国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干旱半干旱面积广④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下表是我国某乡村地区100亩耕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
作物种植面积(亩)
水稻
蔬菜
花卉
油菜
其他
1990年
73.5
8
0
13
5.5
2000年
35
45
8.5
9.5
2
2005年
15.5
27
53
0
4.5

这个乡村最有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洪涝是该地进行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关于该问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①地势低平;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③夏秋季节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东南季风强弱的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展中国家晚
B.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目前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达到70%左右

读“2001-2007各年度江苏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政策松动 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受人口增长周期的影响,2008年至2013年是江苏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要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必须()

A.限制外省人口流入 B.提倡晚婚晚育
C.鼓励人口外迁 D.实行差异性人口政策

公元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23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21起都是由于地震导致的。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次数
国家
4次
中国(唐山、海城等)
3次
伊朗
2次
土耳其、意大利
1次
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A.这些地震大多数为深源地震
B.土耳其、意大利由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C.发生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秘鲁、智得等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多3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B.人类活动也可以诱发地震
C.各地地震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D.地震属于内力作用,无法监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