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有放射性的细胞器,这类细胞器内可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24[H]+6O2![]() |
B.用含放射性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胰岛β细胞,首先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
C.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吸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2,但尿中的水一般含H218O |
D.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胞,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后,在细胞内能检测到放射性 |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
B.短跑时快肌纤维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
C.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 |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柠檬酸循环 |
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
B.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
C.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2/3mol葡萄糖 |
若下图表示哺乳动物血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过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也存在该种载体蛋白 |
B.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将发生渗透失水 |
C.葡萄糖的运输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此相同 |
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磷酸键 |
B.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 |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