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绝缘、互相垂直放置的两通电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在两导线周围空间磁场较强的区域在 [ ]
A.Ⅰ区 | B.Ⅱ区 | C.Ⅲ区 | D.Ⅳ区 |
如图,两个初速度大小相同的同种离子a和b,从O点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进人匀强磁场,最后打到屏P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a、b均带负电 |
B.a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的短 |
C.a在磁场中飞行的路程比b的大 |
D.a在P上的落点与O点的距离比b的远 |
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
A.q由A向O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q由A向O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 |
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小 |
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 |
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情况,图线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情况,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
B.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1N |
C.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7.5m |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
如图,质量为M的斜面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
A.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sinθ ,方向水平向右 |
B.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m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上 |
C.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m)g |
D.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M+m)g-Fsinθ |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C.牛顿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首先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D.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