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②。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注释】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②讟dú:怨言。
③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迁雍州别驾           稍:稍微
B.晓,轨众已乘梯入城       比:等到
C.便袒身露髻徒跣 徒跣:赤脚
D.爨造成,用力不少       舂:用杵臼捣去谷类的壳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   )
①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         ②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③持一白棒,大呼而出              ④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⑤令递相告,多被篣捶              ⑥使乃裂去薄饼缘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吃煮好的粥;每
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
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
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D.王罴作战非常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

镇守华州时,他竟然想和神武帝拼命。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译文: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未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
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②面以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靧(hui):洗脸。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颋……见白异之异:诧异
B.帝爱其才,数宴见。数:多次
C.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奏:进献
D.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辟:征召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见到他惊叹他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B.李白和吴筠关系友好,吴筠被诏进京他也到了长安;后经吴筠引荐得玄宗赏识,进而供奉翰林。
C.李白生平爱酒,在任城时为“竹溪六逸”之一,居长安时常在街市饮酒,成为“酒中八仙人”之一。
D.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在永王李磷幕下当僚佐,李磷失败,李白论罪当斩。由于当初李白救过郭子仪,这时得郭子仪全力营救,终于免于被斩。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加:更
B.积水成渊          成渊:汇成江海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宏大

下列句子加点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螯 
B.吾尝终日而思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或百步而后止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翻译下列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千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2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
注①:红色②:粪土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乃易其弊衣弊:破旧
B.女角遽反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
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吾常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以叶限为上妇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D.一夕,为海潮所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
答:
2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祭十二郎文》
答:
3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答: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⑴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同治元年,李鸿章募淮军援江苏,铭传率练勇从至上海,号铭字营。招抚南汇降贼,简精锐隶其军。贼由川沙来犯,击败之,连克奉贤、金山卫,累功擢参将,赐号骠勇巴图鲁。
⑵光绪六年,俄罗斯议还伊犁,有违言,急备边。召铭传至京,疏陈兵事,略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其机括则在铁路。铁路之利,不可殚述,于用兵尤为急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防不胜防,铁路一开,南北东西呼吸相通,无征调仓皇之虑,无转输艰阻之虞,从此裁兵节饷,并成劲旅,一兵可得十兵之用。权操自上,不为疆臣所牵制,立自强之基础,杜外人之觊觎,胥在于此。”疏上,虽格未行,中国铁路之兴,实自铭传发之。
⑶十一年,法兰西兵扰粤、闽,诏起铭传,督台湾军务。敌三犯沪尾,又犯月眉山,皆击退,歼敌千余,相持八余月。十一年,和议成,法兵始退。初授福建巡抚,寻改台湾为行省,改台湾巡抚。檄将吏入山剿抚南、中、北三路,前后山生番①,薙发归化②。丈田清赋,溢旧额三十六万两有奇,增茶、盐、金、煤、林木诸税。始至,岁入九十余万,后增至三百万。兴造铁路、电线,防务差具。屡因病陈请乞罢,久始允之。
⑷二十一年,朝鲜兵事起,屡召,以病未出。寻卒,诏念前功,赠太子太保,赐恤,建专祠,谥壮肃。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有删减)

(公)常以古兵家皆以治兵列奇零之数,其正者则在治国,故雅不以武功自震襮③,尤殚精经世之务
(节选自《刘壮肃公家传》江宁程先甲撰)
注:①生番:旧时侮称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人,多指少数民族或外族
②薙发:剃发
③震襮:显扬,表露
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⑴简精锐隶其军⑵防不胜防
⑶檄将吏入山⑷奇零之数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不为疆臣所牵制 B.故雅不以武功自震襮
C.列坐其次 D.暮去朝来颜色故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⑴其机括则在铁路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⑴于用兵尤为急不可缓⑵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C.⑴立自强之基础,杜外人之觊觎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D.⑴(公)常以古兵家皆以治兵列奇零之数⑵引以为流觞曲水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俄罗斯议还伊犁,有违言,急备边。
⑵丈田清赋,溢旧额三十六万两有奇。
乙文中程先甲赞刘铭传“尤殚精经世之务”,甲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卷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列其赃表:表明
B.王既受朝寄寄:托付
C.长恭总其众总:统领
D.家事亲切亲切:切近

下列各项中,能分别表现高长恭勇武和宽容品性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①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②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B.①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②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C.①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②长恭独还,无所谴罚
D.①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②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邙山一役中,高长恭率领五百人马两次深入周军阵地,大胜后,北齐将士作《兰陵王入阵曲》歌颂他。
B.长恭表面上贪爱财物,实则是为自保。相愿劝其小心行事,否则被朝廷处罚反而会加速祸患到来。
C.长恭外貌温柔,内心豪壮,声音和容貌都很秀美,但由于骁勇善战、以国事为己任而为后主所忌。
D.长恭向属下请教安身之术,相愿建议其韬光养晦。长恭采纳了,但最终仍未能幸免于难。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⑵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
⑶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