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②。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
(节选自《北史·王罴列传》)
【注释】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②讟dú:怨言。
③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稍迁雍州别驾 稍:稍微 |
B.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 比:等到 |
C.便袒身露髻徒跣 徒跣:赤脚 |
D.舂爨造成,用力不少 舂:用杵臼捣去谷类的壳 |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 )
①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 ②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③持一白棒,大呼而出 ④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⑤令递相告,多被篣捶 ⑥使乃裂去薄饼缘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②④⑥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吃煮好的粥;每 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 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 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
D.王罴作战非常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 |
镇守华州时,他竟然想和神武帝拼命。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译文: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
译文: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8处)(4分)
学 莫 便 乎 近 其 人 礼 乐 法 而 不 说 诗 书 故 而 不 切 春 秋 约而 不 速 方 其 人 之 习 君 子 之 说 则 尊 以 遍 矣 周 于 世 矣 故 日 学 莫 便 乎 近 其 人 (《荀子·劝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猎,字德夫,潭州醴陵人。登进士第,初主浔州平南簿。时张栻经略广西,檄摄静江府教授。刘焯代栻,栻以猎荐,辟本司准备差遣。
光宗以疾久不觐重华宫,猎上疏曰:“今慈福有八十之大母,重华有垂白之二亲,陛下宜于此时问安上寿,恪共子职。”辞甚切。又白宰相留正,乞召朱熹、杨万里。时陈傅良以言过宫事不行求去,猎责之曰:“今安危之机,判然可见,未闻有牵裾折槛之士。公不于此时有所奋发,为士大夫倡,第洁身而去,于国奚益!”傅良为改容谢之。
宁宗即位,迁校书郎,除监察御史。上趣修大内,将移御,猎言:“寿皇破汉、魏以来之薄俗,服高宗三年之丧,陛下万一轻去丧次,将无以慰在天之灵。”又言:“陛下即位,未见上皇,宜笃厉精诚,以俟上皇和豫而祗见焉。”会伪学禁兴,猎言:“陛下临御未数月,今日出一纸去宰相,明日出一纸去谏臣,昨又闻侍讲朱熹遽以御札畀祠,中外惶骇,谓事不出于中书,是谓乱政。”猎既驳史浩谥,又请以张浚配享阜陵,议皆不合。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寻劾罢。
久之,党禁驰,起为广西转运判官,除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韩侂胄议开边,猎贻书当路,请号召义士以保边场,杜越境诱窃以谨边隙。且谓:“金人惩绍兴末年之败,今其来必出荆、襄逾湖。”乃输湖南米于襄阳,凡五十万石;又以湖北漕司和籴米三十万石分输荆、郢、安、信四郡;蓄银帛百万计以备进讨;拔董逵、孟宗政、柴发等分列要郡,厥后皆为名将。
西事方殷,猎为讨叛计,请于朝,以王犬才、彭辂任西事,仍分兵抗均、房诸险,漕粟归、峡以待王师。及曦诛,除刑部侍郎,充四川宣谕使。朝廷命旌别淑慝。以敷文阁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嘉定六年召还,卒,家无余资。蜀人思其政,画像祠之。
猎初从张栻学,乾道初,朱熹会枝于潭,猎又亲炙,湖湘之学一出于正,猎实表率之。有《畏斋文集》、奏议六十卷。谥文定。
(选自《宋史·吴猎传》有删节)
【注】畀bì,给予。畀祠,给予祠禄。祠禄本是宋代一种优待官僚士大夫的政策,只领俸禄而不需要做事。后来成为当权者处理政治敏感人物的一种手段,成为一种不公正待遇,朱熹、杨万里都曾经遭受这种待遇。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宜于此时问安上寿,恪共子职恪:恭敬 |
B.时陈傅良以言过宫事不行求去行:成功 |
C.上趣修大内,将移御趣:喜好 |
D.西事方殷,猎为讨叛计,请于朝殷:紧急 |
下列各句之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上皇和豫而祗见焉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B.昨又闻侍讲朱熹遽以御札畀祠臣具以表闻 |
C.今其来必出荆、襄逾湖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D.乃输湖南米于襄阳,凡五十万石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把第卷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公不于此时有所奋发,为士大夫倡,第洁身而去,于国奚益! (4分)
(2)猎贻书当路,请号召义士以保边场,杜越境诱窃以谨边隙。 (4分)文中传主吴猎为人为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徒右北平,于是天子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传授 |
B.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用:因为 |
C.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数:屡次 |
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鄙人:本人,“我”的谦称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作《师说》以贻之 |
B.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C.士以此爱乐为用知之为知之 |
D.其李将军之谓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2)大将军使长史持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你认为李广的英名能流传后世,有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第九》)
翻译下面的文言小段。
范式言而有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喜雨亭记
苏 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以雨名,志喜也 志:标志。 |
B.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适:恰好。 |
C.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炽:强盛。 |
D.寒者不得以为襦襦:短袄。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喜雨亭命名缘于当地遇旱喜逢大雨,而恰逢该亭落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忧同乐的感情。 |
B.本文开篇引经据典,借古代周公、汉武、叔孙等历史名人的史实说明以“雨”命名的习俗古已有之。 |
C.文章说明了雨水对于百姓生活、社会安定、乃至官吏安逸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表现了作者重农和富民的思想。 |
D.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劈首破题,继而述说亭以雨名的经过,最后以歌作结,首尾圆合。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2)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3)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