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它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如《古诗十九首》中的“ ,脉脉不得语”;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 ”;李白《将进酒》中的“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谢公宿处今尚在, ”,“云青青兮欲雨, ”,“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秦观《鹊桥仙》中的“ , ,忍顾鹊桥归路”;苏轼《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 ”,“白露横江,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每空1分,共6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3)可堪回首,,。(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⑵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⑶《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一致的。
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4.(1)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3),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4)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
(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7)文章本天成,(陆游《文章》)
(8)故君子之治人也,,还治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是:、。
(3)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为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慈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3)《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正当“解衣欲睡”,后因“, ”,从而寻友一同夜游承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