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Ks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Ksp越大说明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
| B.Ksp只与电解质的本性有关,而与外界条件无关 |
| C.Ksp表示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幂之积 |
| D.Ksp的数值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有关,和温度无关 |
有如下几种制备气体的方案:
①用稀硝酸与锌粉反应制氢气;②用水与过氧化钠固体反应制氧气;③常温下用铁片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④氧化钙与浓氨水反应制氨气。不宜采用的方案有( )
|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有关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
| 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 C.在硫酸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
|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50 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 mLKMnO4溶液 |
| B.用量筒量取5.00 mL 1.00 mol·L-1盐酸于5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1盐酸 |
|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
| D.实验室常用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持续加热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某无色溶液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 (1)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的pH大于7 |
| (2)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CCl4层呈橙色 |
| (3) |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4) |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 A.Ba(OH)2、KSCN、NaCl、Mg(NO3)2(FeCl3溶液) |
| 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 |
| C.NH4Br、K2CO3、NaI、CaCl2(AgNO3溶液) |
| 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