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T],错误的[F]。共10分)
(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秦朝。
( )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唐朝实行的。
( )3、“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
( )4、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 )5、1271年,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读图《隋朝运河》并填写:
(1)A为,B为 ,C为。
(2)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C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3)隋朝开通大运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回答:
(1)①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领袖是___________。
②他在晚年由于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错误判断,发动了一场什么群众运动?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①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是___________。
②党的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3)材料二中的“老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有关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农民在拔除地主的地界碑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安徽凤阳粮食产量
相关链接: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安定。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粮食生产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什么原因使材料三安徽凤阳县农业三年三大步?
(3)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农村改革中土地制度最大区别是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请问:
(1)上面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三位的事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的水泥;
(______________)为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______________)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
(3)从上面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两次重要战役,它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试从战役形式、战役目标、战役结果三个方面比较它们的不同。